提格斯的普通日常

閱讀 生活 旅行 哲學 文學 舞蹈


孤島呢喃,孤芳自賞

網站上的〈架站初衷〉至今仍停留在第一小節(想來還是因為不多也不少的寂寞),其版本更迭如今已不可考,根據現有紀錄的分析,最早是從2022年08月開始醞釀,直到2023年01月,網站「提格斯的普通日常」正式透過「Blogspot.com」公開發佈,〈架站初衷〉便未曾修改過。

整個2023年,滿溢的寂寞讓我愈加投入網路世界,甚至依循同事朋友的建議,再次嘗試交友軟體,帶有得失心地購買了多款交友軟體的會員。我不斷修改軟體上的自介,期待獲得更多好奇與好感,然而陌生人的訊息卻總是荒誕虛無軟爛,甚至多次以「暴力」的言語糟蹋我的努力與真誠。漸漸地,我窺見了網路交友的本質與交友軟體的把戲,決定不再購買昂貴的會員,並在自介裡寫了些嚴肅的話:

恢復單身兩年了,依循朋友的建議,從2023年初開始,在交友軟體上載浮載沉著。作為一個內向者,主動結識陌生人需要十分驚人的努力,而努力的結果卻總不如預期,畢竟我確實不擅與陌生人相處。

時常,至誠而主動地發出第一則訊息,卻總被質問「為何很像群發,我就問」、「這是罐頭訊息吧」,而這些「簡短的回覆」(她們如果真的有先看內文,就能察覺那不是群發或是罐頭訊息)讓人好受傷。嘔心瀝血地主動聊天,還要為自己的主動不斷辯護,確實讓人心累。

已察覺交友軟體開始危害到我的心理健康,在交友軟體上,決定徹底佛系,就這樣擺著。想將更多的善意與真誠留給現實生活裡遇見的美好。

Peace

2023年12月,具有指標意義的網路交友惡意〈薄情、荒涼、寂寞經濟〉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我對於交友(尤其是網路交友)深感厭惡。

到底該如何遇見投緣的人呢?
又該如何窺探人們的真心呢?

2024年02月,我決定將原本受限的網站轉移到付費的網路伺服器(Bluehost),將關鍵字餵給搜尋引擎,並將網站連結Google Analytics,幻想著:「世界上或許真有些投緣的陌生人不小心透過關鍵字找到了我」。

我甚至「刻意」在交友軟體上留下線索:「我習慣將我真誠的日常寫成一篇篇的網誌。如果你對我的網誌感興趣,可以前來拜訪我在網路上的家『提格斯的普通日常』。」期待某位真誠且有餘裕的陌生人前來拜訪我的網站,閱讀我這個人。

隨著網站日益完善,生活愈加完整,面對虛無的世界,我不再手無寸鐵。我將自介裡嚴肅話語封存,淺淺地宣告:

如今,我很滿意自己的狀態。我將日常填滿了能夠維持身心健康的獨處,閱讀文學、潛心寫作、鑽研舞蹈,勤走步道、深夜慢跑,或是來趟奇幻的荒野露營。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發現我不再那麼慌慌張張地想要走入一段新的關係了。總之,在交友軟體上,我選擇被動與保留(不再勉強延續對話),想將更多的能量注入我的完美日常。

我以網站的後台數據丈量陌生人的品格與風度,平靜地凝望著:「假如他真的前來拜訪我的網站,靜靜地閱讀到最後,沒有嚇跑,並且以更溫柔的方式嘗試理解我,那麼,我想,我會跟他成為朋友——甚至戀人。」


相關文本

胡淑雯《哀豔是童年》〈墮胎者〉:

下一次,下一次再見到浩肆的時候,我決定跟他說小雞心的故事。假如他靜靜地聆聽到最後,沒有嚇跑,並且用比上次更深的溫柔吻我,那麼,我想,我跟浩肆就會在一起了。

這是小雞心給我的遺產——以它的尺度,丈量戀人的品格和風度。

昆德拉《不朽》:

蘿拉的個性到底像不像那隻暹羅貓,其實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把這隻貓刻在象徵她個人的紋章上,貓於是成為她的自我屬性之一。這隻暹羅貓動不動就發出不悅的聲音,隨時準備用抓子攻擊人,她有好幾個情人在這隻自我中心又滿懷敵意的動物面前,一下子就露出生氣的樣子,這隻貓就這樣成了蘿拉測試權力的工具,那就像在對每個人情人說:你會得到我,但是得到的會是我真正的樣子,換句話說,就是連我的暹羅貓一起得到。暹羅貓是蘿拉靈魂的形象,如果情人想要得到她的身體,首先得要接受她的靈魂。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文章分類


文章存檔


索引標籤

Amazarashi (3) Slowly(App) (4) WWOOF (1) 〈未來づくり〉 (1) 《一一》 (1) 《不朽》 (4) 《人魚紀》 (1) 《其後それから》 (3) 《史前生活》 (5) 《嘔吐》 (4) 《大亨小傳》 (1) 《寂寞的遊戲》 (2)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1) 《我的完美日常》 (2) 《挪威的森林》 (5) 《求劍》 (1) 《王考》 (3)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 《白馬走過天亮》 (1) 《瞧,這個人》 (1) 《秀才的手錶》 (1) 《笑忘書》 (3) 《薛西弗斯的神話》 (1) 《這些人,那些事》 (1) 《這就是我》 (1) 《過於喧囂的孤獨》 (1) 《道德經》 (1) 《靜寂工人》 (1) 不朽 (6) 交友軟體 (2) 人生 (42) 信仰 (2) 分手考 (4) 卡夫卡 (1) 卡繆 (1) 吳念真 (1) 唐諾 (2) 在日本,作為一個旅人 (2) 在虛擬世界升起篝火 (2) 奇遇 (8) 奼紫嫣紅開遍,我的職場故事 (2) 存在處境 (10) 孤獨 (22) 完美時刻 (6) 家族書寫 (4) 寂寞 (3) 寂寞經濟 (1) 寫作 (3) 尼采 (1) 後關係時期 (22) 情感教育 (2) (24) 慢跑 (2) 手書 (4) 打工換宿 (1) 擁抱 (2) 旅行 (12) 昆德拉 (10) 李維菁 (1) 村上春樹 (5) 架設網站 (2) 桌球 (1) 楊德昌 (1) 死亡 (11) 沙特 (4) 溫柔的凝視 (21) 漂亮的人 (7) 為了摯愛的遠行 (6) 獨旅 (10) 獨處 (9) 留言本 (2) 登山 (4) 直銷 (1) 神的遊戲 (16) 童偉格 (2) 精神操控 (1) 考古 (2) 職涯隨筆 (6) 肉身 (6) 舞蹈 (6) 荒涼 (5) 薄情 (1) 袁哲生 (3) 言叔夏 (1) 說周到的話 (3) 財務自由 (1) 費茲傑羅 (1) 賴香吟 (7) 赫拉巴爾 (2) 過渡儀式 (2) 道別 (17) 遠方的鼓聲 (3) 重逢 (3) 閱讀 (2) 關係 (38) 陳珊妮 (2) 青春敘事 (11) 音樂 (1) 領導學 (16) 餘裕 (5)